快看!澄海这座古建筑变身展览馆你来参观了吗
快看!澄海这座古建筑变身展览馆你来参观了吗
快看!澄海这座古建筑变身展览馆你来参观了吗,古建保护项目,黄桥古建筑保护,古建筑艺术价值位于广东樟林古港的永定楼侨批馆开幕在即。近日,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在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委、镇政府的指导下,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策展小组从各地征集逾1000份档案中,根据策展需要,精心挑选较为有代表性的来批、回批、名人批、批局牌匾、批脚分批袋、华侨出入境证,以及用于批信的如意章、护封章等侨批档案,分成6个展厅按主题逐一展出。
番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及金融、邮政机构寄回故乡的“银或银信、凭证”。从前,番客乘着红头船下南洋,过番艰苦谋生,筚路蓝缕,为生活四处奔走,为的就是给大洋彼岸的亲人养家糊口。
此次展出的一封封批信背后,隐藏了鲜为世人所知的感人故事,见证了华侨一段段血肉相连的脉脉深情。
歌曲《一封番批》是这样唱的:“寄一封番批轻又轻,隔海日盼夜盼思念深,背井离乡汗与血,盼个平安,价值千金……”一封封的纸短情长里,亲人相隔大洋彼岸,却道不尽彼此的思念与牵挂。
清末民初,华侨炳思在泰国搭乘火轮赴目的地收账,一路遭遇艰难险阻,例如在搭渡过险滩时,“全船震动,船中人人感到惊恐万分”。于是,他在信中详细讲述自己下南洋的泪血史。
“内信展开竟长达1.5米,是目前国内仅存的清末民初时期最长侨批。”策展小组负责人之一、广东省档案馆民间档案文献鉴定专家张美生说。
信中炳思感慨“贫而清,较胜富而浊”。张美生认为,华侨在外谋生不易,遭遇沉浮,仍不忘教导后代——“不论贵贱,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清清白白!”正是先人对后辈的清廉教育,意义深远,对当代仍有警示作用。
“平安批”,又称“回头批”,是华侨寄回故乡的第一封侨批。番客背井离乡,家人难免牵挂,给家人报平安,便已“抵万金”。
张美生告诉记者,此次展出侨批,华侨自述旅途经历,并发出感慨,“外方风景甚佳,惟人类言语各异,到处觉得非常懵懂”。难得的是,一纸批笺底纹印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先生遗嘱,对于旅外打拼的游子,富有激励意义。
俗话说,“报喜不报忧”。张美生研究多年侨批,却发现事实则与常识所言相反。“由于过番谋生之不易,故寄往家中的信件,总会给家中亲人吐露心酸,读完都让人潸然泪下。而此次侨批馆展出百年贺年批,封套与内信均为红色,充满喜庆,这种喜庆是恭贺新春之意。”张美生说。
若是恰逢春节,华侨会选用印有红色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例如常见的有“喜鹊登枝图”。
“人们相信,喜鹊能报喜。所以画鹊兆喜的风俗,从2000多年前传承至今。”张美生说,例如两只鹊儿面对面雅称为“喜相逢”;一只喜鹊仰望太阳的图案,称为“日日见喜”。
据张美生介绍,在侨批封面印上喜鹊,意味着“有喜鹊,客人到;灯花开,喜事来”。信未展开,就能猜出是一封好兆头的家书。
“此次展出一封1916年,新加坡蔡联友寄给潮安老家报喜的侨批。内信讲述了亲人娶亲之喜。整个封均为大红色,寓意吉祥如意。”张美生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牌匾上书黑漆金字——“义发祥批局”,十分显眼。木板表面油漆稍有剥落,掩饰不住岁月的沧桑。展厅同期展出盖有“义发祥批局”收寄的回批,与该牌匾相互呼应,从侧面丰富当时侨批业的真实情况。
“连批局都未必留存下来,更别说批局的牌匾了。”张美生介绍,“义发祥批局”原位于揭阳榕城。具体批局存续的年月不详,但从其收寄的回批信息显示,1940年代,该批局还在运作,对于研究侨批档案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1940年,新加坡郑木绵寄潮安父母的侨批,批款是50元,在内信中详细分给14位亲人,这是难忘故里,感恩亲人的具体见证。”张美生介绍道。
由于侨批多是出自市井阶层“小人物”的家书和汇款凭证,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然而,侨批以纸质形式记载叙事,其流转方式、涉及地域、介入层面,与世界各国间多个领域息息相关,早已成为展示各个历史时期人间百态的见证。
侨批从最初的不受重视,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走过一段漫长的道路,离不开各界人士的走与呼。
2000年11月,饶宗颐教授在一个讲座中,确立了潮汕侨批“侨史敦煌”的地位。他如是说:“徽州特殊的是有契据、契约等经济文件,而且保存很多,潮州(潮汕地区)可以和它媲美的是侨批,侨批等于徽州的契约,价值相等。”
香港知名侨领庄世平先生、陈伟南先生也曾奔波呼吁,甚至专门去信国家档案局,反映海内外社团对侨批档案申遗的强烈愿望。
“此次展出一封1920年马来西亚许明正寄普宁北山军埕母亲的侨批,封背就是盖着‘槟城潮顺兴信局’的批局章。该信局就是庄世平家族的。”张美生说。
据策展小组成员、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黄桂华介绍,首创庄氏侨批业商号的庄世平祖父庄书良,有5个儿子,都是经营批业务,三子在泰国经营胜裕兴批局,五子在马来西亚槟城经营“潮顺兴信局”,六子、七子在汕头经营增裕银庄,庄世平的父亲庄锡竹排行第四,在普宁经营“协裕批馆”。此次展出的侨批,是对当时这段难得“侨批世家”历史的有力佐证。
为了提升群众观展的互动感,策展小组成员绞尽脑汁。在永定楼侨批馆“遥迢汇路”展厅,记者看到,策展小组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外洋寄潮汕的侨批汇路,设计了一个大木盘,展示了整条汇路的概貌。而观众只需要轻轻动一动手指,展板就会亮灯,整个汇路的走向动态就呈现眼前。
新中国成立后,东南亚各国严格限制华侨汇款,华侨为了收寄批款,接济亲人,于是出现了“暗批”和“暗语批”的操作形式。
据张美生介绍,暗批是以邮票遮盖封面批款,规避海外侨批管理机构检查的一种方法。
记者在现场看到,策展方别出心裁,充分运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了放大型“巨幅侨批 ”。
“观众从不同的侧面,可以看到侨批被邮票覆盖批款的一面,和揭开邮票后展示批款数额的另一面,有趣好玩。”另一名策展小组成员郑艾说。
与暗批不同,“暗语批”则是以代名词代替港币的称呼。例如“门牌200号”,就是“港币200元”。
“当时国内外批局互相配合,印制‘暗语’代名词的小纸条,指导华侨、侨眷写批和寄回批,例如用米、麦、糖、油、番薯等,来代替钱币,充分反映当时华侨从东南亚寄钱回家,也是不易的。”张美生认为,方法虽不同,但目标一致。华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千方百计为家乡亲人送去救济的钱款。
“展览选址樟林,本土樟东侨批部分令人耳目一新。林先潮先生家藏的侨批,为迄今国内发现的单一家庭侨批档案数量最多。逾1300封侨批诉说了中、泰两地跨域半个多世纪的情缘。”郑艾告诉记者,“如何展示这一数量庞大的侨批群,我们最后别出心裁,将侨批用纸板砖制作,一面为侨批封面,另一面为侨批年代,接着将超过50封侨批,用铁丝串起,群众驻足便可翻动查看侨批,增强了互动感。”
原住于永定楼的林端南先生,已经70多岁了。他的妻子,就在该展厅所在之处“呱呱坠地”,并在此居住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此次侨批馆展出的侨批实物,都从各地征集。本馆展出的侨批中,就有林端南老先生捐赠的一封侨批,是他对侨批深深热爱的见证。”张美生说。
清代建筑永定楼,如今已悄然变成位于樟林新兴街口最显眼位置的侨批展览馆,而它也将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弘扬侨批文化,向世人讲述四海华侨与祖国的故事……
相关文章
- 深圳屋背岭遗址、广州柏园等132处新入列!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 古建筑保护装上“千里眼”
- 又见古桥“破坏性修缮” 责令停工还要严肃追责
- 获国家级认可!111个案例入选2021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 奈良之特希望这座古建是唐代遗存但实际上它是南宋的
- “陕西省·奈良县友好之路”纪念活动在日本古都奈良举行
- 福建多举措保护历史建筑
- 合川二佛寺木柱遭遇白蚁侵蚀 千年古刹保护迫在眉睫
- 为何故宫600年不倒?撬开故宫地砖发现秘密
- 古建学家探讨古村落发展:整体保护反对假古董
- 网友声音_检察日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 委员肖海颜:建议加强古建筑群保护清远两会
- 装修提醒:家装过程中 成品保护很重要
- 超赞!这两个小朋友交通安全宣传作品得奖啦还被做成警示牌立在紫来桥头!
- 泉州多举措强化传统建筑保护利用 为文化遗产系上“安全带”
- 全球连线丨青年“文物医生”:用科技为古建筑做“体检”
- 大型纪录片 中国古建筑复原视频 古代建筑复原 古典建筑复原 遗址复原动画数字光魔
- 承载着历史变迁的文化遗产 古村落古民居保护任重道远
- 杭州淳安:墙里拆出来的40多块古牌匾遭遇保护困局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不仅仅是你想的那样!这些应用还你一个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