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保护

古建保护

梁思成:日本古都的恩人古建筑的“保护神”

中国古建网2023-01-17古建保护日本古建的保护
英国古建筑保护,日本古建的保护,古建筑保护宗旨,梁思成:日本古都的恩人古建筑的“保护神”,英国古建筑保护,日本古建的保护,古建筑保护宗旨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至日本,梁思成便出生在日本东京,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十一岁时回到北平。

梁思成:日本古都的恩人古建筑的“保护神”

梁思成:日本古都的恩人古建筑的“保护神”,

  英国古建筑保护,日本古建的保护,古建筑保护宗旨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至日本,梁思成便出生在日本东京,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十一岁时回到北平。

  1913年,在父亲梁启超的安排下,梁思成进入北京一所著名的英国学校学习【中学】。

  关于学习情况,梁思成多年好友费慰梅记述称:“学校(中学)的课程很注重英语和科学,但艺术、音乐和体育也同样重要。有些教师是美国人,教学全用英文进行。思成在学术和艺术方面都很出色。他在绘画、着色和音乐方面显然并没有受过什么训练,但他在中学的那些年却学会一手好素描,这在后来非常有用。他是清华艺术俱乐部的成员并成为1923年的大学学报《清华校刊》的艺术编辑,他为该刊物画了一些整版的水墨画,偶尔还有几幅漫画,在年报的学生名单里,他首先被称为艺术家和作家,然后是‘精通音乐’。至于体育,他是强壮而健康,他热爱跑、跳、攀援和体操。”

  可见,梁思成不仅学业优秀,而且绘画、音乐、体育样样精通,可谓当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典范。

  梁启超担心清华的学业过分重视英语和自然学科,会使他们忽略文化知识,于是,每逢暑假,便在家中开设学堂,亲自给他们讲解《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他希望自己的儿女们能够专攻文化、从事学术研究。

  而最终他放弃雕塑、选择建筑学作为终生追求的事业,是因为受到英国归来的林徽因的启发。我们可以从一些记述中看出这一点↓↓↓

  当我父亲第一次去拜访我母亲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我父亲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注:当时中国还没有建筑学这个学科】,我母亲告诉他,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父亲喜爱绘画,所以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

  林徽因当时(身在英国)在伦敦有一个同学,能花好几个小时在画板上画房子。她很喜欢,她的朋友在紧迫的询问下描述了建筑这个行业,林徽因当即就确定这正是她所要的职业,一种把日常的艺术创造和实际用途结合起来的职业。在她回国以后,她在引导梁思成作出这样的决定方面也没有任何困难。他一向热爱绘画,并模糊的感觉自己是个职业美术家。建筑正合他的心意,而一道学建筑也符合两人的心意。

  确定学习方向以后,1924年秋,梁思成携林徽因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著名的法国建筑师保尔·P·克雷,一直到1928年学成回国。回国后,一直致力于古建筑保护事业。

  1985年3月29日的《朝日新闻》(夕刊)以醒目的标题发表《古都的恩人是中国学者》的消息↓↓↓

  1991年,日本《朝日新闻周刊》又刊登了一则新闻,名为“日本文化的恩人”并附有梁思成先生的照片。

  1944年,为了取得对日本作战的最后胜利,美国空军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空前大规模的轰炸,到1945年,日本已有199座城市遭到轰炸,城市建筑被毁平均在40%以上,最高达90%。东京、名古屋、大阪都在轰炸范围内,整座城市一片火海。↓↓↓

  在飞机轰鸣、弹片呼啸的大失控、大混乱与阵阵惨叫哀鸣声中,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认定,像东京、大阪这样世界瞩目的城市皆成废墟,那么,古老的京都、奈良也必然面临毁灭之灾。对此,他们做了最坏的打算,把两座古城大量的珍贵文物迁移到远处深山秘藏,对极具价值的历史遗迹,特别是地面建筑则全部拆除搬迁,待战后再按原型恢复。但由于建筑古迹很多、工程浩大,加之人心惶惶,拆迁工程进展缓慢。

  然而,让日本人没有料到的是,在盟军铺天盖地的轰炸中,唯独奈良、京都这两座古城奇迹般地始终未遭到真正意义上的空袭。待日本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著名的京都御所整个木构长廊全部拆迁之后,战争即宣告结束,遍布于两城内的宫殿、古寺、古塔等古建筑则全部得以幸免,日本民众不禁感到幸运。

  京都,794年至1869年为日本首都,名平安京,是日本著名的古都,城市建筑尽皆仿中国唐都长安(金陕西西安)。京都市内有平安神宫,大报恩寺、东本愿寺、西本愿寺、金阁寺等众多名宫名寺。

  奈良,710年至794年奈良时代的首都,名平城京,城市建筑仿中国唐都长安,是日本文化最主要的发祥地。日本国宝级古建筑唐招提寺、东大寺、药师堂、法隆寺等寺院,都集中在奈良。30多年后,奈良因其完好的保存有中国的古建筑及占全日本十分之一的“国宝”级文物,而被宣布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他们猜测是否在盟军(太平洋战争主要是美国和中国人)中有人提出保护这两座古都的建议,他们一直在寻找提出这一建议的人以及“建言书”,但是一直未能找到。

  日本学界一直以为是美国人东方学专家文物学教授华纳尔博士的义举,但后来华纳尔博士亲口否认了无功于此事。

  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事一直未能有明确的结论,也没有人把京都、奈良的保全与梁思成联系在一起。

  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宿白先生前往日本访问,谈话间回忆起梁思成先生曾表示自己参与过此事,至此,人们讨论的焦点才开始转移到了这位中国建筑学史家身上,并搜集他于战争中解救日本古都的相关证据。

  这件事引起了中日媒体的高度重视。一时间,各大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就像我们在本节开头看到的,日本《朝日新闻》的报道)铺天盖地。

  小编看到这些,感到十分困惑。迄今为止,我们尚未见到任何有关于梁先生保护日本古都的文献记载,那么这形形的版本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最后,通过大量资料整理才发现其实这整个事件的发生远不像媒体所描述的那样精彩,为避免更多的读者受到误导,现将此事的来龙去脉整理如下:

  据奈良考古研究所的学术部主任菅谷文表示,1984年宿白先生在日本访问时透露:梁思成于1947年到北大讲课时,提到曾向盟军建议,不要轰炸日本的奈良和京都的事儿。

  1995年8月,宿白先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王军的采访时表示:1947年梁思成在北京大学给博物馆专修科的学生讲授古代建筑,一次课后闲聊,与他提起过此事。梁思成还说,当时他把京都和奈良的位置在地图上标明,看来这个图起作用了,因为这些地方没有遭到战争破坏。

  2010年7月前,日本记者古谷浩一核实此事时,宿白先生表示有过关于这件事的回忆,但他表示自己“有点记不清了”,因此也一度忘记了那段谈话,不过,当日本研修生来北京大学时,宿白教授把那段话告诉他们,之后这件事逐渐传开。

  1986年,罗哲文应邀到日本参加在奈良举办的“城市建设中如何保护好文物古迹”国际学术研讨会,其间和任菅谷文则相遇。菅谷得知罗哲文早年出于梁思成门下,又听宿白教授在前年访问日本时说过梁思成向盟军建议免炸日本古都一事,希望从罗哲文口中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经过。

  罗哲文听罢,回忆起当年在重庆的情景,说:“到了重庆,我们住在上清寺中央研究院的一座小楼里,专门给了我一个单独的房间。先生每天拿了一捆晒蓝图纸来,让我按他用铅笔绘出的符号,用圆规和三角板以绘图墨水正规描绘。我虽然没有详细研究内容,但大体知道是日本占领区的图,标的是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置,还有一些不是中国的地图,我没有详细去区分,但是日本有两处我是知道的,就是京都和奈良。因为我一进营造学社的时候,刘敦桢先生写的奈良法隆寺玉虫橱子的文章我就读过了,而且日本也正在和我们打仗,为什么要画在日本地图上呢?我没有多问,因为我觉得是不宜多知道的。”

  陈宇、王帆在1995年写的报告文学《日本古都的恩人梁思成》,在《当代作家》1995年03期刊载。

  在这篇报告文学中,作者写到了梁思成去美国总部办公室找到布朗森上校,提出免炸日本奈良和京都的说法,并且最后说布朗森上将将此报告送达上司鲁梅将军,鲁梅将军阅后感到震撼,接受了梁思成的建议,批转空军执行,使日本古都幸免于难。

  “梁思成脸上肌肉颤动,显得十分痛苦地申述:‘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想到国人的苦难,我是恨不得炸烂整个日本。然而,一种职业与历史责任感让我冷静下来。建筑和园林是社会的缩影、民族的象征,但它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像奈良的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事实上,这些演绎出来的电视剧情节是在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情况下,主观臆造出来的。后果就是,让不明真相的人们误以为是事实而争相转载。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情节描述,也是由这篇文章所引发的。

  在2010年日本记者古谷浩一找林洙(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核实此事时,林洙表示她听梁思成说过此事:那是在在中,清华大学进行批判梁思成时,梁思成对在抗战时的做的一些事情写过交待材料,并且在家里对林洙说了自己曾向美军航空部队建议免炸奈良和京都的要求,但是如将此事公之于众更会遭到批判,因此秘而不宣。

  关于这件事情,林洙在在《梁思成、林徽因与我》(2010年写成)一书中也有记载。那是在1968年11月,梁思成先是写了一封对在抗战时期“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的交代材料,然后梁思成对林洙讲:

  “因为给我的任务范围仅限于我国大陆,不包括日本,所以我提出的保护名单,不涉及日本本土。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向史克门建议不要轰炸日本的京都和奈良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