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党旗红|老教师传承“短衣壮”文化手织彩棉走出国门
民族团结党旗红|老教师传承“短衣壮”文化手织彩棉走出国门
民族团结党旗红|老教师传承“短衣壮”文化手织彩棉走出国门,古建规划设计,古建筑橱窗设计,古建梁顶设计身穿短衣长裙,头戴色彩丰富的花锦头帕,唱着特色民歌,这是来自广西大新县宝圩乡板价村的民俗风情表演队,他们身着的是别具风情的“短衣壮”服饰。
大新县宝圩乡是中越边境线上古骆越文明的传承地之一,是桂西南区域传统民俗文化形态得到较完整保存的地方。其中,该乡的板价村还被评为“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第四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18年,“大新宝圩壮族服饰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年过八旬的退休教师农廷兴是“短衣壮”民俗文化传承人,也是土生土长的板价村人。为发扬“短衣壮”民俗文化,2004年以来,他先后自编自导了《创先争优好法宝》《蹬档舞》《侬峒欢歌》《铜钱舞》等20多个原生态歌舞节目。
“‘短衣壮’文化需要传承,首先得穿自己的衣服,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蹈。”农廷兴说,“短衣壮”服饰是壮族“黑衣壮”的细分支系,以妇女的短衣长裙为主要特色,即上衣短紧,下裙宽长。这种服饰既可以适应炎热的天气,也方便劳作,此外,其头帕也非常独特,由多色丝线织就,图案精美。
“短衣壮”服饰采用的不是寻常棉花,而是淡褐色的彩棉,需要经过轧棉、纺纱、织造和染布等流程,是真正意义上的“土特产”。但随着时代发展,这种制作周期长、流程复杂的工艺几近失传,只有村里少数老人还保留着手工织作的习惯,这让农廷兴坚定了要传承和保护“短衣壮”文化的决心。
在担任教师的时候,农廷兴就对当地文化民俗产生兴趣,1995年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对“短衣壮”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他在村落间四处奔走,收集纺纱机、头帕和头巾等物品,为了传承手艺,他组织村里的妇女把一块头帕拆了织,织了拆,反复练习编织手法。
民俗风情表演队的一名队员介绍道,在“短衣壮”服饰中,头帕、头巾制作尤其精美复杂,孩童、中年和老年所佩戴的头帕各有特色,但掌握此技术的老人们去世后,该项工艺几近失传。农廷兴一点点从民间收集物品,组织她们学艺,最终将这项珍贵的手艺保留下来,十分不易。
与此同时,农廷兴还通过走访的形式收集、记录民间的“短衣壮”歌曲,并加以改编,组织当地民俗风情表演队以歌舞形式呈现,歌颂四季劳作、美好爱情和民族团结,让“短衣壮”文化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在农廷兴的奔波努力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短短数年时间,宝圩乡的织布机从原来的荒废状态转变为现在的200架正常运转,宝圩乡的彩棉也开始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宝圩乡“短衣壮”文化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为村民增收添了新路子,也培养了不少当地民俗文化传承方面的社会服务型人才。
“我只是一个小学老师,但我有对民俗文化的爱好,有赤诚之心。”农廷兴说,自己虽然老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会努力将“短衣壮”民俗文化一直传下去,让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灿烂。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相关文章
- 2022打卡中国丨秋日邂逅!外国视频博主“嗨”淄博
- 天然文化石文化石图片文化石价格
- “求是亭”设计者彭一刚院士:每一次改变都是创新的机会
-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沂水龙家圈街道:用多彩的“文化墙” 提起乡村振兴的“精气神”
- 潮州广济桥的六大建筑特色
- 古建资产管理丨中国古建民居资产托管交易平台新增整体性古建构件资产(徽派建筑)—— 撷桂楼
- 天津老照片来看看这些老地方吧
- 品质 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 废品站老板3毛钱回收一块铁疙瘩转手卖260万拿出10万给卖主
- 国家文物局:有安全隐患的古建内不能办公
- 广州96处历史建筑主要立面不得设置广告
- 《中外建筑科学发展理念与图说》出版
- 具备“纯粮光瓶 名酒经典”的只有这两款产品
- 孙久文专栏(第24期)|文化多样性与城市创业活力
- 【山西早知道】-2022521
- 上传图片就能建模?!一个人人可用的在线三维大场景重建云平台
- 闽南百年古厝传奇!同溢堂带您聚德堂里听故事
- 从被掩盖的废墟中挖出线年度私人书单(思想文化史篇)
- 传统文化进高校 山西将在高校建设百个传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