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古建文化

古建文化

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老街的活化之路 一个传统产业的文化变革

中国古建网2022-12-03古建文化信阳古建彩绘
汕头古建彩绘,信阳古建彩绘,古建彩绘工序,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老街的活化之路一个传统产业的文化变革,汕头古建彩绘,信阳古建彩绘,古建彩绘工序2022年1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荣昌陶文化创新研究与艺术创作示范基地暨吉芬窑挂牌仪式”

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老街的活化之路 一个传统产业的文化变革

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老街的活化之路 一个传统产业的文化变革,

  汕头古建彩绘,信阳古建彩绘,古建彩绘工序2022年1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荣昌陶文化创新研究与艺术创作示范基地暨吉芬窑挂牌仪式”在重庆市荣昌区安富陶宝古街151号如期举行。整个仪式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既像是一个party,也像是一场盛会。学界泰斗和传承人们齐聚一堂,围炉言欢,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在炉火映照下焕发出别样的神韵。

  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夏兴荣昌陶文化研究院院长许世虎,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赵世学,重庆老字号协会会长夏红亮,荣昌区文旅委副主任黎明鑫,吉芬窑第六代传人刘嘉佳,重庆市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重庆市书画研究会会长卢德龙及来自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大学和四川美院等学界泰斗和众多国家级“非遗”项目“荣昌陶”代表性传承人共同见证挂牌仪式的隆重时刻。

  对于安富来说,陶宝古街就像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安富厚重的历史。陶宝古街151号的门楣上面至今还完好地保留着一块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招牌:“江津地区荣昌陶器厂安富展销部”。对于安富制陶的老工匠们来说,那是一段令人无法忘却的峥嵘岁月。据健在的荣昌陶老工匠回忆,荣昌陶器厂成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厂址就设在荣昌安富垭口村1社。那时候,荣昌陶器厂既生产日用陶,也生产包装陶和工艺陶。鼎盛时期,荣昌陶器厂有800余名工人。1964年,荣昌泡菜坛开始作为包装陶出口国外,最多的一年出口32万件。1979年,四川省经委授予荣昌陶器厂的泡菜坛为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荣昌陶器厂的5号泡菜坛获四川省包装使用奖。1983年,荣昌刻花泡菜坛获中国国际旅游协会旅游纪念品评比优秀奖。1987年6月,荣昌陶器厂的“泡菜坛”在全国陶瓷产品质量评比中被评为“优胜产品”,12月获国家轻工业部命名的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称号。

  再往历史深处漫溯,安富建镇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距今已有320年历史。乾隆至嘉庆年间,“湖广填四川”时期大量移民迁入安富,这些移民为了续乡情,议商事,祭先圣,陆续修建庙宇和祠堂如:南华宫、惠民宫、禹王宫、帝王宫、火神庙等 。人们依庙宇和祠堂修建房屋,建民居兴店堂,并以街为市,规模不断扩大,至民国初年形成五里长街盛势。

  历史上,安富因盛产陶器而闻名于世。“安富场,五里长,磁窑里,烧酒坊,泥精壶壶排成行,烧酒滴滴巷子香”,这首流传了几百年的民谣印证了安富当年的繁荣盛况。清末民国初年,安富又称磁窑里,当时,安富的陶器生产十分兴旺,商贸业繁荣,最多时陶厂达到100多家。

  但在岁月的流转中,清末民国初的辉煌逐渐褪去色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鼎盛也成过眼云烟,湮没在历史深处的安富五里长街也一度变得黯淡无光:老街整体的建设以及设施道路相对老旧,居民生活环境也较差,传统产业凋敝。2015年,政府斥资将五里长街的其中一段修旧如旧,其建筑仍保留“湖广填四川”时期移民的湖广建筑和川西民居相融合的特色。历时两年,陶宝古街便从那首传唱了三百余年的民谣里面长了出来,这条镌刻在安富记忆里的百年古街,才又迎来了脱胎换骨的时刻。

  此次,由重庆夏兴荣昌陶文化研究院发起的对于陶宝古街151号及周边老建筑进行改造和修复便遵循着“不大拆、不大建,市场化、渐进式、微改造”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修复、活化、培育,通过挖掘老建筑、老街区在当代的实用性,优化提升商贸文旅方面的功能,让古街老而不衰,魅力常在。

  历时数月,位于陶宝古街151号的原“当津地区荣昌陶器厂安富展销部”以及周边的老建筑终于改造完成,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了一套关于“古街活化保护之路”的宝贵经验。

  据重庆夏兴荣昌陶文化研究院负责人吉俊春介绍:“古街的活化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改造和装修。古街的活化保护是必须建立在产业的基础之上的。”荣昌区委书记卢红在两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便着重强调:“未来五年,荣昌将坚持产业强区,打造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第一个就是聚焦传统产业,发挥特色优势,做大以食品、服饰、陶瓷为主的消费品工业和以畜牧全产业链为主的农牧高新产品,构建千亿级支柱和特色产业集群”。

  那么,对于活化保护后的原“江津地区荣昌陶器厂安富展销部”的产业是如何进行布局的呢?重庆夏兴荣昌陶文化研究院负责人吉俊春介绍说:在产业布局上面,我们遵循着“两个请进来”的原则。两个请进来既是传承,也是创新,二者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关于第一个“请进来”:“就是将荣昌陶最具代表性的窑口“吉芬窑”整体搬迁过来,并建立吉芬窑工作室。荣昌安富新兴的窑口众多,但最能代表荣昌陶的窑口当数夏兴窑。刘吉芬大师早年一直在夏兴窑上班,可以说,刘吉芬便是从夏兴窑走出来的大师。而刘吉芬又出身于制陶世家,历经五代非遗传承。所以,由刘吉芬大师创立的“吉芬窑”算得上是荣昌陶传统文化的典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选择与刘吉芬大师合作,就是选择全面地继承荣昌陶的传统文化。今后,吉芬窑工作室还将举行“刘吉芬大师授徒仪式”和“吉芬窑”烧窑和开窑仪式。我们将在荣昌陶的文化传承上面做得更加彻底。”

  关于第二个“请进来”:“就是将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大学和四川美院这些高校师生和景德镇、江苏宜兴、云南建水和广西钦州等地的制瓷、制陶大师请进来,并建立“荣昌陶文化创新研究与艺术创作示范基地”。与荣昌安富陶产区的工匠相比,高校的师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美学素养,他们更能够在陶艺创作中去“推陈出新”。而景德镇、江苏宜兴、云南建水和广西钦州等地的大师们则代表了当地制瓷、制陶的最高水准,将他们引进来则可以学到他们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对荣昌陶的发展来说是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街的活化保护和荣昌陶文化的传承是两个比较大的课题,容易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以重庆夏兴荣昌陶文化研究院负责人吉俊春为首的这一群人能够潜心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狠抓落实,这是一件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

  正如荣昌区区长高洪波在两会上所讲的那样:“坚持实干担当,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工作的生命线,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法。”这次重庆夏兴荣昌陶文化研究院以实际行动响应了政府的号召,为荣昌陶的发展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陶宝古街151号及周边老建筑的改造与挂牌仪式算是一次将荣昌陶文化与老街活化保护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也是一次对荣昌陶传统文化里程碑式的总结。

  最后,重庆夏兴荣昌陶文化研究院负责人吉俊春在展望荣昌陶的未来时说:在完成“两个请进来”以后,荣昌陶也将“走出去”:“未来一段时间,荣昌陶将在川渝双城,北上广深,乃至全国各陶瓷产区开展宣传合作活动。荣昌陶的发展将以市场为导向,纳百家之专长,拓宽视野,打开格局,创新进取。重庆夏兴荣昌陶文化研究院也将一如既往地切实为安富老街的活化之路与荣昌陶的发展作出贡献。荣昌陶必将成为中国陶瓷产业的未来之星,荣昌陶也必将会成为中国陶瓷业的下一个风口。”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