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定制个性化消防方案高科技保护文物安全 科学家为古建筑织就“防火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定制个性化消防方案高科技保护文物安全 科学家为古建筑织就“防火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定制个性化消防方案高科技保护文物安全 科学家为古建筑织就“防火网”,平顺古建保护,古建筑 保护,林徽因保护古建【人民日报海外版】定制个性化消防方案高科技保护文物安全 科学家为古建筑织就“防火网”
一座简易“木塔”在浇上柴油点火之后迅速陷入火海,消防探测器立刻感应到火苗和烟雾并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室,声光报警系统迅速鸣警,火源所在地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应声启动,一场火灾在10秒钟左右即被扑灭,火源所在房间内的文件甚至都没有损毁。
这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果转化平台——安徽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厅里,针对古代木质结构建筑消防安全进行的一次预演,展示了中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用高科技探索如何更好为古建筑织就一道“防火网”的新成果。
“细水雾灭火技术是通过粒径极小的雾滴,产生很强的气化降温作用和隔氧窒息作用,从而达到灭火效率高又对环境无污染的目的,同时还对火场内的烟气具有显著的洗涤与冲刷作用,提高火场的能见度,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的灭火救援。”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汪箭教授说。
除此之外,红外线探测、个性定制的古建筑消防系统方案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已经开始在现实中运用。这些手段不仅仅着眼于防火和及时有效的“灭火”,还着眼于“科技与人文相结合”,充分考虑了游人的安全和藏品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古建筑。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23座历史文化名城、252个名镇、276个名村、3744个古村寨,基本都是木结构和木土砖混合结构建筑,消防安全面临重大压力。为此,国家文物局2014年启动了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百项工程。
安徽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表示,安徽境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数量占了一半以上,但文物建筑的消防设施配置缺口很大,多数文化建筑存在较为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导致无法弥补的灾难性损失。
据统计,2009年以来,中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逾1300起,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占37%、居首位,电气原因占了21%,其他原因依次为放火、玩火、吸烟以及雷击。
目前,中国已颁布施行与消防技术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50多项,然而还没有古建筑消防设计的国家规范。
位于黄山脚下安徽黟县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建于南宋绍熙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60%以上都是老房子,其中明清时期古民居有158幢,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据悉,目前宏村开启了“个性化”“量体裁衣”的消防方案,投资逾3000万元,共涉及村中270余栋建筑,选用了国内外先进的新产品与新技术,实现了对宏村古建筑的全覆盖保护。
“中国古建筑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南、北、东、西差异很大,环境和结构的不同都对消防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性化的消防方案设计能够更加准确地辨识火灾危险源,更周密地提高古建筑消防保护水平。”安徽省消防总队总工程师薛亚群说。(据新华网)
相关文章
- 数字化赋能古建筑保护 宁波镇海为历史建筑办“电子身份证”
- 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积极开展白蚁防治 加强文物古建筑保护
- 新旧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部分:道路交通标志》对比分析系列(四)——警告标志部分
- 签约超800栋!佛山最大旧改之一千灯湖板块洲表项目动工
- 浮梁 古村落之惑保护古建筑做法
- 一个插座卖528元里面竟藏着摄像头 正在发货的不法商家被抓了!
- 福建遗产同衡守护 在“数字”中邂逅古建筑且看福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系统
- 怎样保护历史建筑物古建筑保护做法
- 数字化助推财富管理转型
-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史建华:古建筑保护要有严格的保护等级制度
- “六统一”指的是这些
- 伊通:开设“河湖生态课”
- 【中国旅游报】甘肃天水:保护性发展古民居文化
- 【人民日报海外版】定制个性化消防方案高科技保护文物安全 科学家为古建筑织就“防火网”
- 天水民俗博物馆开展南宅子古建筑彩绘保护修复专题讲座
- 环保设施事故多发敲响安全警钟
- 返黔不报备、翻越防护装置绕道回家贵州这3人被依法查处!
- 走进关山遗址古建筑保护搜狐
- 山西“中国古建艺术馆”获得立项(图)
- 回到原初丨青普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