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也是保护建筑文化的一种方式
“仿古建筑”也是保护建筑文化的一种方式
“仿古建筑”也是保护建筑文化的一种方式,古建文物保护,保护古建筑报告,古建筑保护说说近日,网传“香山公园十七格格金默玉府邸”出售。北京市文物局表示,经多方核实,该处并非“格格府邸”,应是近年新建筑。
且不论新建筑摇身一变成古建,算不算中介售房的虚假宣传,单说近些年仿古建筑在各地的盛行,不难看出,“古建”还是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仿古建筑吸引眼球最成功的案例该属全国各地林林总总的旅游景区当中的建筑了,尤其是以人文风景为主要特色的景区。由于保护不力或者年久失修,很多景区内真正的古建筑逐渐失去使用功能和接待能力,为了彰显当地旅游特色,很多政府投入物力财力进行古建筑的修缮;也有些地方,凭空造一些“古建筑”出来,仿佛有了古建筑,一个地方就会多些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
仿古建筑的大量出现本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建筑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老变旧,而某一时代流传下来的建筑风格又确实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仿古”的方式让无形的文化遗产变成具象的实体,对建筑文化本身的传承是有益无害的。
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对古建筑保护的最好方式是“留存”还是“仿古”?在各地的“仿古”风潮中有一种现象,拆掉真正的古建筑,再按照原建筑风格和制式建造仿古建筑。很多景区和地方政府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建筑年代久远会产生种种安全问题。这种“拆旧建新”的方式是一种保护古建筑的好方法吗?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不过笔者却认为,不能将“拆旧建新”一概否定。
众所周知,时代在不停向前发展,建筑作为矗立在土地上的有形物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对那些具有一个时代鲜明代表性的建筑,我们可以采取维护修缮等等方式尽量保留其原貌,作为“活的博物馆”展示建筑建造时期的技术、思想、文化等等。但对大多数建筑来说,“拆旧建新”未必不是保护建筑文化的好方法,比如现在安徽、江西的很多景区的新建筑依然留有“马头墙”等建筑风格,可以说很好地传承了当地的建筑文化特色,当古建元素被不断融合进新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建筑才真正有了文化传承的活力。
相关文章
- 芬兰新地标藏在地下的美术馆
- 文旅经济发展丨重庆市渝中区改造十八梯传统风貌区 打造强体验性文旅商业示范基地
- 木结构古建该如何进行防火保护?
- 安宁县街有座清代古建筑群 专家呼吁保护
- “电影票不能退改”又上热搜!上海暂无统一标准业内人士道出苦衷
- 刚刚福州古厝保护与文化传承论坛开幕!王宁致辞(附全文)
- “草帽教授”接受《光明日报》采访br讲述焦作乡村喜人变迁
- 杨旭:“还原”古建筑乐学新知识
- 文物保护一个永不止步的课题
-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 四川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惠企措施
- 维护古建筑文物 人人有责
- 修复御花园拼花石子路
- 2022年建筑行业发展七大趋势
- 梁思成:日本古都的恩人古建筑的“保护神”
- 2021古建营造技术保护与发展(李庄)座谈会举行
- 市审计局守护遗址安全 助力文化传承
- 古建筑修缮主要做什么?前景如何?
- 日本最受游客喜爱的古都可爱小鹿抢食吃现成旅游热门地
- 广西崇左江州消防三个不放松紧盯三大类场所消防安全【3】